服务咨询热线0451-86802296
网站首页
企业简介
行业新闻
产品展示
技术中心
服务中心
留言反馈
联系我们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铝合金机械加工件行业亟待升级

发布时间:2012/07/14

“我国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相关行业如铝合金预拉伸板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的许多零部件最终要依赖机床的加工来实现,两者之间相辅相成。”近日在京举行的国际机床工业展览会,恰逢神九遨游太空,与会专家在一场针对航空航天工业的论坛上发出呼吁,作为装备制造业的“工作母机”,机床工具行业担负着提供优良装备的使命,国家要加强引导,企业也要去积极响应。

  数字化制造需求迫切

  据悉,航空航天工业产品零件的特点是耐高温、高强度、难加工,同时合金材料和复合材料多、复杂结构件多、工艺要求高。飞机机身结构件主要有梁、框、肋、壁板等零件,此类零件大多为铝合金或钛合金材料,一般外形轮廓尺寸都很大,属薄壁多腔的整体框架结构,机械切削去除量大,表面质量要求高。加工此类零件需要大型、重型机床装备,要求工作台承重10吨以上,有效行程在15米以上的高刚性机床。

  “世界上第一台数控机床就是为生产飞机螺旋桨叶片轮廓而设计生产的,这是制造业发展过程的一个革命性突破,标志着制造业领域中数控化加工时代的开始。”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黄建文认为,数控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基础,它的发明对于制造业特别是航空航天行业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数字化制造与柔性装配技术研究室主任刘华东认为,航空工业对数控机床的需求趋势目前处于上升阶段,未来的飞机,特别是新型战机的制造,都要求以零件的精确制造为支撑,实行无余量装配,对工艺分离面的对缝、间隙等要求将更加严格,这些都需要大量使用数控机床。而一些新材料(如铝合金预拉伸板等)的应用,也对数控机床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孤岛必须连结

  航空信息化专家冯子明认为,国内除结构件数控加工技术和装备形成数字化制造能力外,钣金成形、铝合金预拉伸板制造、飞机装配等数字化制造技术和相应的制造装备均不完善,精准化成形、自动铺放、柔性装配及自动钻铆等技术正处于应用研究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批生产能力。更为关键的是,数字化制造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发展不平衡。目前飞机质量控制方法落后于制造技术发展,人员队伍素质和能力与当前数字化制造技术深入应用不匹配。检测手段不够先进,除数控加工的结构件采用数控测量机检测外,其他零件和装配件基本上仍依赖于工装进行手工检测,精度和准确度难以满足客户要求。

  针对这种现状,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要大力发展多功能的复合机床,还应该协调机床主机与数控系统、功能部件、切削刀具和测量装备的平衡发展,完善产品功能,提高关键配套设备自主开发和制造能力也是刻不容缓。装备服务于工艺,为实现工艺与装备的紧密融合,机床企业必须了解和熟悉用户工艺,关注用户制造工艺技术发展的动态,准确地为产品进行市场定位,研发满足用户要求的新装备。力争在提供给用户机床设备的同时,也提供工艺技术上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

推荐阅读:

铝合金机械加工件行业产能过度扩张势头持续增长

黎巴嫩工业部长指出要保护铝合金机械加工件产业

中国下半年铝合金焊接制品进口至少达250万吨

辽宁营口铝合金预拉伸板全产业链初现

(责任编辑:summer)

http://www.hrbsply.com